完全解析 Blogger 程式碼

在介紹完了<head>、<b:section>、<b:widget>、<b:includable>和<b:include>後,您是否覺得意猶未盡,現在就想動手改程式碼了呢?別急,別急,接下來這篇,海芋將再介紹兩個blogger系列的東西,讓您先看懂架構。

 

首先,我們還是先來看一段程式碼:

<b:if cond='data:blog.url == data:blog.homepageUrl'>
<data:title/>
<b:else/>
<a expr:href='data:blog.homepageUrl'><data:title/></a>
</b:if>

 

在這段程式碼的背後,可以看到<b:if>和<b:else/>系列,而這用英文來想的話,就是「如果怎樣,否則怎樣」,「怎樣」就是我們的執行句。而在這個這句中文的背後,暗藏著「條件」,以英文來思考,條件可以翻譯為「condition」,所以blogger的縮寫為「cond」。

而<b:if>和<b:else/>的格式如下:

<b:if cond='condition'>
[條件為 true 時要顯示的內容]
<b:else/>
[條件為 false 時要顯示的內容]
</b:if>

 

如果您有學過程式語言,可以知道大多的程式語言,都是用「==」來做為比較運算子,而「=」則是指派運算子。在blogger中,當然也是不例外地使用「==」來做為比較運算子。

 

最後,介紹最後一個元素<b:loop>,<b:loop>是指我們的迴圈,在而這個動作中,有兩個變數,一個是var,一個value。

<b:loop var='i' values='data:posts'>
<h2><data:i.title/></h2>
</b:loop>

 

var是指我們的初始值,一般來說,我們以”i”來替代,而var則是我們的變數,這大多都是以版面配置資料標記中的清單來取代。

 

以上述的程式碼來說,”i” 是依次取得每個文章中的值,並讓你取出每個文章中的標題。

 

而這一篇說到這邊,大概已經說完了,或許您還不懂他在幹麼,不過您只要懂得<b:if>、<b:else/>和<b:lopp>的意義就好了,至於版面配置資料標記,則是有待下回分解囉!
版面配置的小裝置標記

頁次: 1 2 3 4 5
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